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

互联网   2023-03-21 17:55:42

1、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  教学目标:


(资料图)

3、   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4、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5、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6、  教学重点:

7、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8、  教学难点:

9、  理解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10、  教学过程:

11、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

12、  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分数加减法?(板书:分数加减法)

13、  (学生回答: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分数)

14、  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研究哪些分数加减法?

15、  (学生叙述,教师调控)

16、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17、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分数的加减法。(补充课题:带分数加减法)

18、  二、研究算法,探索算理

19、   你能举几个带分数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

20、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注意分类。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

21、  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计算,边算边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22、  (1)是怎样计算带分数加减法的?

23、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24、  (教师巡视,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5、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26、  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27、  (让学生说清楚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优化的方法;注意发现有没有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方法出现,如有的话,也可集体认识、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28、  设计意图:在这个提倡和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虚心的倾听别人的学习经验中有了针对自己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的收获,而教师充分参与活动,做活动中学生们的支持者、参与者。

29、   那么你觉得带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30、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1、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2、  三、巩固算理,熟练算法

33、  计算。

34、  生活应用。

35、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概念,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36、  四、小结

37、  学了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38、  五、课后延伸(机动)

39、  教学目标

40、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1、  培养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42、  教学重难点

43、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的天数。

44、  教具、学具

45、  挂图、年历

46、  教学过程

47、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48、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49、  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挂图)图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这些事发生的时间吗?把你知道的跟同学说一说好吗?

50、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呢?

51、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52、  板书:年、月、日

53、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54、  认识年历

55、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识?

56、  ①让学生独自观察

57、  ②同桌讨论

58、  ③你们能根据年历回答问题吗?

59、  一年有几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

60、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1、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62、  板书: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63、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64、  特殊月(28天):二

65、  教学生记天数的方法

66、  我们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们很快的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67、  (1)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忆。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68、  师做示范 学生动手数一数

69、  (2)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们记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儿歌)

70、  板书: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71、  3考考你

72、  你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73、  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笔在年历上画出来,并说说是大月还是小月。

74、  ②老师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个月,你知道是几月吗?

75、  游戏

76、  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玩个小游戏吧,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同学们举右手,是小月就请同学们举左手,明白了吗?

77、  三、巩固练习

78、  完成课本48页做一做

79、  四、本课小结

8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81、  教师总结:

82、  板书设计: 年、月、日

83、  一年12个月

84、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85、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86、  特殊月(28天):二

87、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88、  预习要求:

89、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90、  教学目标:

91、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2、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3、  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94、  教学重点:

95、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96、  教学难点:

97、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8、  教学过程:

99、  一、情境导入

100、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101、  二、折一折

102、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103、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104、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105、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106、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107、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108、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109、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110、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111、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112、  三、拼一拼

113、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14、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115、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116、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117、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118、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119、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120、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121、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122、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123、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124、  四、拼图大比赛

125、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126、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127、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128、  五、总结

129、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130、  板书设计

131、  平面图形的拼组

132、  边

133、  长方形对边相等

134、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135、  一、引

136、  引入课题

137、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观察与探究”(板书课题)

138、  出示学习目标

139、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

140、  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

141、  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142、  二、学加导

143、  师:明确了目标,请同学们借助自学指导来完成目标。

144、  自学指导:自学课本27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先自学4分钟,然后小组交流1分钟。)

145、  (一)学生自学:(先学)

146、  师:好,开始。先自学2分钟,然后小组交流3分钟。

147、  (二)汇报交流:(后教)

148、  小组汇报,全班总结。

149、  三、巩固练习

150、  (一)学生自学:(先学)

151、  (1)长方形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152、  (2)这节课我们用图表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153、  用x、y表示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154、  1.观察表格,根据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这8个长方形。

155、  2.把图中的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起来。

156、  3.长和宽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长扩大,宽缩小,相对应的长和宽的乘积是24。

157、  (二)交流订正:(后教)

158、  1.更正

159、  师:学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有错的在小组中说错的原因,不会的优生讲解。)

160、  2.讨论

161、  集体订正。(学困生先说,优生纠正,学困生再说)

162、  四、全课小结

163、  师:同学们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回顾本节课,你有什收获?

164、  教学目标

165、  1.结合具体情境,能说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166、  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167、  3.借助观察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合理推测的能力,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

168、  教学重点难点

169、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170、  2.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171、  教具与学具:

172、  多媒体课件、球以及摸球用的袋子、记录单、扑克牌。

173、  教学过程

174、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75、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看谁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数学知识。玩游戏前老师先分组,2大组为甲队,4大组为乙队。哪一个组先来玩游戏。

176、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很轻松和谐的情境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开课就有了学习动力,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177、  活动2【讲授】游戏冲突,引发思考

178、  师:两个组都想先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那个组先来。

179、  师:好办法,抛硬币每一面的可能性都是?,很公平。但是今天老师没有硬币,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180、  生:石头、剪刀、布。

181、  师:石头、剪刀、布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公平吗?同桌之间单号代表甲队,双号代表乙队互相猜三次试试看。

182、  师:刚才谁赢了?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公平)

183、  师:为什么,能不能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说明这个游戏的公平性呢?今天这节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184、  【设计意图:数学游戏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数学猜想是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宝库的金钥匙。在这个环节中从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激活了学生对可能性的原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感觉。】

185、  活动3【活动】探究新知:

186、  你觉得两个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其中一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187、  要想知道每人获胜的可能到底是多少,我们必须列举出两个人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用自己的方法,把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记录下来。

188、  小组合作交流

189、  汇报:发现:有的学生列举了7种、8种、9种等各种不同的结果和记录方法。

190、  有没有办法不漏掉也不重复呢?

191、  老师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列举方法?

192、  活动4【练习】巩固提高:

193、  做一做。

194、  (1)老师读题:

195、  (2)相信大家都能用这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吧。那么谁能办法写出所有不同的三位数呢?请把它写下来。

196、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197、  生:单数赢了4次,赢和可能性是4/6,双数赢了2次。赢的可能性2/6。

198、  出示练习1。两人一组,算出8中任意两个数的积。

199、  如果它们的积是2的整数倍,甲队获胜;如果它们的积是3的整数倍,则乙队获胜。这个玩法公平吗?

200、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比赛的情境来触发学生积极思考游戏的公平性,并运用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练习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因而达到活学、巧学、乐学的境界。】

201、  活动5【讲授】全课小结

202、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3、  一、教学目标:

204、  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205、  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206、  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的教学。

207、  二、教学重点:

208、  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209、  教学难点:

210、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211、  三、教学具准备:

212、  投影仪、小卡片等

213、  四、教学过程:

214、  (一)、复习引入

215、  按运算定律填空:

216、  15×12= ×

217、  (18×4)×25=18×( × )

218、  (36+64)×7= × + ×

219、  用简便方法计算:

220、  25×478×4 65×201

221、  计算下面各题:

222、  2.5×4.78×4 0.65×201

223、  引入

224、  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办法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

225、  (二)、教学新课

226、  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27、  出示:

228、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229、  0.7×1.2〇1.2×0.7

230、  (0.8×0.5)×0.4〇0.8×(0.5×0.4)

231、  (2.4+3.6)×0.5〇2.4×0.5+3.6×0.5

232、  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233、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

234、  利用运算定律计算复习中第三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在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235、  (三)、课堂练习

236、  基本练习

237、  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38、  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239、  0.25×89×4 65+65×0.01

240、  1.25×68×0.8 4.5×10+4.5×0.1

241、  65×1.01 100×4.5

242、  78×4.5+22×4.5 0.25×4×89

243、  4.5×9.9 12.5×0.8×68

244、  (四)小结:

245、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46、  教学内容:

247、  P8~9“分草莓”

248、  教学目的:

249、  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50、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251、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52、  教学重点:

253、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54、  教学难点:

255、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56、  教学准备:

257、  ppt

258、  教学时间:

259、  xxx

260、  教学过程:

261、  一、复习

262、  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63、  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264、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265、  二、探索新知

266、  探究试商方法。

267、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68、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69、  (2)列算式:55÷8

270、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271、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272、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273、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274、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75、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276、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277、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78、  填空:P7“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279、  三、巩固练习:P8“练一练”的第1~5题。

280、  四、总结

281、  【教学内容】

28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283、  【教学目标】

284、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85、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6、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287、  【教学重点】

288、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89、  【教学难点】

290、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91、  【教学过程】

292、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293、  1.谈话引入。

294、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295、  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我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296、  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297、  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

298、  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

299、  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

300、  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301、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302、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303、  板书:列 行

304、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305、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306、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307、  教学内容:

308、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2题。

309、  教学目标:

310、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311、  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12、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13、  重点难点:

314、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15、  教学用具:

316、  挂图

317、  教学过程:

318、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319、  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320、  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321、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22、  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323、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324、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325、  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326、  (1)让生观察地图

327、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328、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329、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30、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331、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332、  出示提示

333、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334、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335、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336、  生汇报。

337、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338、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339、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40、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41、  教学目标

342、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43、  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4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45、  教学重点

346、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47、  教学难点

348、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349、  教具、学具准备:

350、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351、  教学步骤

352、  一、铺垫孕伏。

353、  表内乘、除法口算:

354、  73 85 204

355、  72987 366

356、  32463796

357、  43 42656

358、  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359、  二、探究新知。

360、  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361、  教学例6。

362、  【演示课件竖式】

363、  (1)出示例6横式:59=

364、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65、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366、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367、  ①先写被乘数5;

368、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369、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370、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371、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372、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373、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374、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375、  (7)反馈练习:

376、  ①独立完成;

377、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78、  教学例7。

379、  【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380、  (1)出示例7挂图

381、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82、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383、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384、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385、  ①先写 ,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 里,除数写在 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386、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 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 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387、  板书:

388、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389、  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390、  (1)出示例8: ,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391、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92、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393、  (4)反馈练习。

394、  教师指导做 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395、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96、  三、巩固发展。

397、  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398、  65=84=279=

399、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00、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401、  四、全课小结。

402、  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403、  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404、  五、布置作业。

405、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6、  45 639 67 89

407、  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408、  教材分析:

409、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410、  学情分析:

411、  由于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不难掌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412、  教学目标:

413、  知识与技能

414、  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15、  过程与方法

416、  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41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18、  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419、  教学重点:

420、  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421、  教学难点:

422、  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423、  教学方法:

424、  合作学习法。

425、  教学流程:

426、  一、复习引入

427、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

428、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429、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430、  0.45=1.2=0.6=

431、  二、导入新课

432、  根据分数与小数化成互化关系,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吗?是的,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简便,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探索新知。

433、  认真阅读课本80。

434、  例1:小数化百分数认真看书观察每一步转化的过程,重点看1.4和0.123每一步的过程。然后学生交流改写结果。注意让学生说说方法,如:是怎样把一位小数1.4改写成百分数的?1.4是一位小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小数的位数不够你是怎么处理的?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435、  总结方法。

436、  师:除了把小数转化为分数再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外,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学生组内交流,明确结论: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小数点向右移2位,添上%(同时板书:小数百分数)

437、  填空:小数化百分数,先把小数转化成()数,再把分数转化成分。

438、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0.45=0.60.125=2.5=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算式看从小数到百分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练习:书上第80

439、  认真看课本80页自学。

440、  例2:百分数化为小数。

441、  如果反过来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又是怎样的呢?你还能说说吗?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42、  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443、  师:请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例1中三个例子,想一想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板演)让学生用一般的方法转化后汇报。

444、  师:观察百分数数和化成的小数,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并让学生说说怎样移动小数点?教师进行评价,引导验证规律。去掉%,小数点向左移2(同时板书百分数小数)

445、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12%180%=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算式看从百分数到小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练习:书上80

446、  三、课时小结

447、  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学得轻松吗?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448、  四、作业

449、  完成相应的练习册。

450、  教学目标:

451、  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45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5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54、  教学重点:

455、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456、  教学难点:

457、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458、  教学准备:

459、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460、  教学过程:

461、  一、情境创设。

462、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形花坛。

463、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464、  学生想办法:

465、  (1)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466、  (2)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467、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C=(a+b)×2

468、  什么是圆的周长?

469、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470、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471、  二、新知探究

472、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473、  探索学习。

474、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475、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476、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477、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478、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479、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480、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481、  动手实践。

482、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483、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484、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85、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3.1415926535……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486、  得出计算公式。

487、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488、  C = ∏d

489、  C = 2∏r

490、  (二)、解决新问题。

491、  解决情境题中的问题。

492、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493、  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

494、  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495、  小组内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全班交流。

496、  第一个问题:已知d = 20米求:C =?

497、  根据C =πd

498、  20×3.14=62.8(m)

499、  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

500、  先求小自行车C =?c=πd

501、  50cm=0.5m

502、  0.5×3.14=1.57(m)

503、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504、  62.8 ÷1.57=40(周)

505、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506、  三、当堂测评

507、  求下列各题的周长。(60分)

508、  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509、  判断正误。(40分)

510、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511、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

512、  (3)C =2πr =πd 。 ( )

513、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514、  四、课堂质疑。

515、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呢?

516、  设计意图:

517、  这节课我从以下几处着手:

518、  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课前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

519、  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在得出公式时及时解决问

520、  题,体现数学课的应用价值。

521、  重视动手操作,深刻理解公式。对于公式的探究,我改变

522、  以往的教师演示教学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让他们

523、  体会知识概念的形成。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524、  教学目标:

525、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26、  知识目标: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为用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做准备。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27、  能力目标:注重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

528、  教学重点:

529、  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30、  教学难点:

531、  教学过程:

532、  一、基本练习:

533、  (2)当a=5时,2a=(x),a的平方=(x)

534、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535、  (1)30x(2)30x+a(3)a—30x

536、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537、  二、综合练习:

538、  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539、  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540、  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541、  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542、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543、  四、发展练习:

544、  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545、  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546、  【教学目标】

547、  1.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意识,发展数感。

548、  2.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549、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激发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550、  【教学重、难点】

55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552、  【教学准备】

553、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卡片

554、  【教学过程】

555、  一、创设情境感知“相等”

556、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57、  谈话: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的珍稀动物,你知道有哪些?

558、  预设:熊猫、白鳍豚、东北虎??

559、  课件出示:(金丝猴、短尾猴、白鳍豚、东北虎、熊猫)

560、  谈话:这些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561、  谈话:老师非常喜欢憨态可掬的熊猫吗?瞧,它们在做游戏呢。

562、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563、  出示课件:

564、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

565、  预设:

566、  1.跷跷板平衡,追问:说明了什么?

567、  2.熊猫一样重,追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568、  谈话:熊猫的质量是50千克,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569、  预设:50=50

570、  谈话:观察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571、  预设:以前的式子中有运算符号,这个式子中没有。

572、  追问:没有运算符号,为什么也能用“=”连接呢?

573、  预设: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

574、  小结:原来相等的关系就可以用“=”表示出来。

575、  谈话:想一想,生活中,你学习的知识中,也有相等的关系吗?

576、  2.预设:这辆车的速度和那辆车的速度一样ab=ba

577、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578、  1.借助跷跷板,理解相等与不相等。

579、  出示课件:

580、  谈话:能用式子表示现在的关系吗?

581、  预设:40100,100span=

582、  谈话:同学们看,又来了一只熊猫,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583、  预设:

584、  1.左边重、右边轻或左边轻、右边重

585、  2.平衡,一样重

586、  谈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关系吗?

587、  预设:

588、  1.两只小熊猫的重量>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589、  或两只小熊猫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590、  2.两只小熊猫的重量=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591、  2.认识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592、  谈话:小熊猫跳上去后,跷跷板是这样的。你能说说这三只熊猫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593、  预设:小熊猫的重量+40=100

594、  谈话:你是怎样想的?

595、  预设:一只熊猫的质量加40千克熊猫的质量等于100千克熊猫的

596、  质量

597、  追问:你能用谁和谁是相等的再来说一说吗?

598、  谈话:同学们找得到了跷跷板中相等的关系,能用更简洁的式子

599、  来表示吗?

600、  预设;a+40=100

601、  2.x+40=100

602、  谈话:真了不起,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不知道的数量,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603、  出示课件

604、  谈话:现在两边的熊猫交换了位置,你还能用式子来表示吗?

605、  预设;100=x+40

606、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

607、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关系

608、  1.理解图示中的等量关系。

609、  (1)课件出示:

610、  谈话:谁会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

611、  预设:3x=200+200,x+x+x=200+200小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谈话:说说你这个式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谁和谁是相等的)

612、  谈话: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相等,你能说几个这样相等的式子吗?

613、  预设:10+20=30

614、  x+300=1000

615、  (2)课件出示(出示动物的名字)

616、  谈话:这幅图中,既没有跷跷板、天平,你还能找到相等的关系吗?预设:两只金丝猴的质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质量是100千克

617、  教师引导,也就是这些猴子的质量和与100千克时相等的

618、  小结:像这样相等的关系数学上称为等量关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先找到这样的关系。

619、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关系。

620、  谈话:看图找等量关系同学们都学会了,有些等量关系还藏在文字信息中,试试看,你能不能找到他们。

621、  (1)课件出示: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

622、  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623、  谈话:信息中提供了哪几个量?

624、  预设: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625、  谈话:这三个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626、  预设: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627、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628、  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629、  谈话:你怎样找到等量关系的?

630、  预设: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631、  谈话:你太棒了,抓住了关键的信息,你很会读题和思考。

632、  谈话:1980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633、  预设:1980年的只数比2004年的只数多300只

634、  谈话:根据这个关系,你能用未知数x表示出它的等量关系吗?

635、  预设:x+300=400

636、  (2)课件出示: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637、  谈话: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国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术来增加珍稀动物的数量。

638、  谈话:自己默读题,你能找到哪几个相等的数量关系?

639、  教学内容:

640、  练习二 Px。

641、  教学要求:

642、  巩固9的加减法。

643、  教学准备:

644、  算式卡、小圆片。

645、  教学时间:

646、  一课时。

647、  教学过程:

648、  一、口算

649、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650、  二、画一画,填一填

651、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652、  三、看图做题

653、  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654、  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655、  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656、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657、  四、连一连

658、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659、  五、小动物回家

660、  先在黑板上贴出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661、  六、数学游戏

662、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663、  教学内容:

66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练习二

665、  教学目标:

666、  1.通过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667、  2.熟练掌握用乘法来表示加法的简便过程,能够灵活运用于

668、  3.增强用所学的乘法的意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669、  教学重点:

670、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671、  教学难点:

672、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673、  教学准备:

674、  多媒体课件

675、  教学课时:

676、  1课时

677、  教学流程:

678、  一、激趣导入

679、  师:森林王国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天天练本领,打算在五月份召开的森林运动会上一显身手。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参加了吗?

680、  生:想

681、  师:(课件出示)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都来了谁?

682、  生:小青蛙、小猴子、长颈鹿、小狐狸、小老鼠、小狗、小免。

683、  师:嗯,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小动物们都在练习什么本领吗?

684、  生:想

685、  二、自主探究

686、  1.课件出示第1题

687、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青蛙在练习什么本领?(点击课件,出示第1题)

688、  生:跳远

689、  师:谁来读一读题要求?

690、  生:xx

691、  师:你们发现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692、  生:从刻度0跳到刻度3。

693、  师:真是好眼力,我们算它跳1步。

694、  师:小青蛙要想跳2步应该怎么跳?

695、  生:接着在第1步后面跳,从3跳到6。

696、  师:谁能画出来?

697、  生:xx

698、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带箭头的曲线,从刻度3出发画到刻度6。

699、  师:这时小青蛙一共跳了几个3?

700、  生:2个3

701、  师:所以,小青蛙2步跳了几格呢?

702、  生:6格

703、  师:接下来,小青蛙3步跳几格?6步跳几格呢?你们能画出来吗?

704、  生:能

705、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题卡纸上动手画出来。

706、  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707、  师:(选1名同学的作品展示并评价)这是1名同学画的作品,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画的?

708、  生:xxx

709、  师小结:xx同学的口才可真了不得,小青蛙可把它的本领变成了小儿歌,(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准备好了吗?小青蛙1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710、  2.课件出示第2题

711、  师:看到了小青蛙的本领,可把小猴着急坏了,这不,小猴拿着小棒走来了。谁来读题?

712、  生:xxx

713、  师:谁来说说小猴是怎样摆小棒的?

714、  生:一堆摆4根,像这样摆了五推。

715、  师:用虚线把这样的五堆小棒圈起来,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716、  生: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717、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呢?

718、  生:4+4+4+4+4=20

719、  师:这时,我们发现有几个几相加呢?

720、  生:5个4相加

721、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722、  生:乘法

723、  师:下面老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填空,其他同学在第2张题卡纸上把题补充完整。

724、  生:xxx

725、  师:写完的同学就做好,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填的对不对?(请答题的同学来说给大家听)

726、  生:对

727、  师:老师有个疑问,大家看,这幅图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还可以用哪个乘法算式表示呢?

728、  生:xxx

729、  师:谢谢你哟,这回我没有问题了。通过做这道题,你看出了小猴子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啊?

730、  生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731、  师:大家同意他总结的吗?(生:同意)恭喜你们,已经学会了小猴子的本领了。

732、  3.课件出件第3题

733、  师:要说着急莫过于长颈鹿了,看,他带来了摆圈本领。(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题?

734、  生:看一看,填一填。

735、  师:题要求读明白了吗?好,大家看第一幅图,长颈鹿是怎么摆的?

736、  生1:1列摆5个圆圈,摆了这样的5列。

737、  师:表示几个几?(生:5个5)

738、  师:这是竖着观察的,我们还可以怎样观察?

739、  生2:1行摆了5个圆圈,摆了这样的5行。

740、  师:噢,你能说出这样摆法表示的意义吗?

741、  生:也表示5个5。

742、  师:怎样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请大家写在第3题上。

743、  生:5+5+5+5+5=25,5x5=25

744、  师提问:加法算式5+5+5+5+5=25,乘法算式5x5=25。

745、  师:这是长颈鹿的一个本领,它还有第二个本领,看第二幅图,它又是怎样摆的?

746、  生:3个连一起,像这样摆了8份

747、  师:表示什么意义?

748、  生:8个3是多少?

749、  师:请在纸卡第3题上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750、  生:xxx

751、  师:看大屏,这是长颈鹿根据图意列出的算式,请大家对照一下,看你写的对不对,对的,请举手!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长颈鹿的本领了。

752、  4.课件出示:第4题

753、  师:小狐狸看到它们的本领,记在了心里。谁来读一读题要求?(生:)

754、  师:这个本领可不简单,我们看第一题,这道加法算式表示几个几?怎样写出乘法算式?

755、  生:5个3;3x5=15或5×3=15

756、  师:看来你对小狐狸很了解吗。看这道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下4道题方法同上)

757、  5.出示课件:第5题

758、  师:(课件出示)读题,小老鼠为森林运动会衣服缝上了漂亮的钮扣,大家先来看左边这幅图,,谁来说说它是怎么缝的?

759、  生:1件4个,缝了5件

760、  师:表示几个几?

761、  生:5个4

762、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763、  师:请用直尺在题卡上连出来。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764、  生:xxx

765、  师:由于参加人员的`衣服很多,小老鼠邀请亲人来帮忙,看右边这幅图,谁来说说图意?

766、  生:1组5只,有4组,表示4个5

767、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768、  生:xxx

769、  师:这时,右图与哪些卡片可以用线连起来?在题卡上连一连。

770、  师:老师发现一个问题,5+4为什么没有连?

771、  生:因为5十4表示5加4合并在一起,而5x4表示4个5相加或5个4相加。

772、  师小结:可以看出两道算式表示的意义不同。以后我们做题可要认真,不能马虎。

773、  教学目标:

774、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775、  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776、  教学重难点:

777、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778、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779、  教学准备:

780、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781、  教学流程

782、  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783、  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784、  (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785、  (PPT出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786、  第二段: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787、  流程二、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788、  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暂停)

789、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790、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791、  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792、  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暂停)

793、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

794、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暂停)

795、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796、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797、  1.师布置操作要求: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还需进一步验证。请同学们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PPT出示:下图)

798、  师提问: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暂停)

799、  师归纳长方形边的特征:(课件演示:长方形对折)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的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相等。

800、  师提问:再来看看长方形的4个角?这几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暂停)

801、  师归纳长方形角的特点: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PPT图片演示)

802、  师提问:谁能像刚才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一说你从操作中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803、  师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804、  第四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805、  流程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806、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们能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特征吗?与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暂停)

807、  师归纳:我们一起来看课件的演示:

808、  你们说的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809、  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810、  师: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

811、  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6

812、  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1

813、  (注:钉子板改为点子图,由现场老师上课之前给每位同学准备好)

814、  师:你会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暂停)

815、  师:你画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暂停)

816、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2

817、  师:大家刚才已经能利用点子图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两幅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拼之前,请同学们先想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暂停)

818、  师:同学们已经拼出来的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互动工具软件演示拼的过程)(右上图)

819、  师提问: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为什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暂停)

820、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3:

821、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折纸活动。你会把手中的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吗?(暂停)

82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折的?

823、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样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暂停)

824、  师小结: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剪去长比宽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825、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5:

826、  师:刚才我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暂停)对了,只要告诉别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别人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来量一量。做书上想想做做5.(课件出示)(暂停)

827、  看看你填的结果是否正确,和电脑老师对一对。(暂停)

828、  流程九:教学“想想做做”6:

829、  师:我们的数学书是什么形状?(暂停)你知道它的长和宽是多少?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再来量一量,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暂停)

830、  第六段:全课总结及拓展

831、  流程十、课堂总结。

83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征的?(暂停)同学们,只要你乐于探索,还可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奥秘。瞧,老师这里就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图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833、  如果你们有兴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创作更有趣的图画。

834、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选做)

835、  师:我们来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你们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大家来交流。

836、  师:(结合PPT演示)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想到几种拼法?是这样的两种吗?一种是将这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

837、  师:将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如果将这些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也有下面的两种拼法。一种是将这1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1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暂停)二次备课

838、  教学内容

839、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840、  教学目标

841、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842、  熟记1的乘法口诀。

843、  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844、  教学重难点

845、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846、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847、  教学准备

848、  小棒

849、  一、复习引入

850、  对口令

851、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852、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853、  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854、  每次摆2根,摆3次。

855、  每次摆2根,摆6次。……

856、  引入新课。

857、  二、学习例3

858、  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2个……9个1

859、  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2个1是……9个1是9

860、  板书:1×1=1

861、  1×2=2

862、  1×3=3

863、  ……

864、  1×9=9

865、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866、  编口诀。

867、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868、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869、  一二得二

870、  ……

871、  一九得九

872、  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873、  同桌交流。

874、  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875、  ②熟记口诀。

876、  三、课堂活动

877、  说算式,对口诀。

878、  1×3————一三得三

879、  ……

880、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881、  板书设计

882、  1的乘法口诀

883、  1×1=1一一得一

884、  1×2=2一二得二

885、  1×3=3一三得三

886、  1×9=9一九得九

887、  【教学内容】

888、  教材第3-4页例3。

889、  【教学目标】

890、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891、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89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893、  【重点难点】

894、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895、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896、  【新知探究】

897、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898、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899、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900、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901、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902、  2.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903、  3.进行交流反馈

904、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905、  4.得出结果

906、  5.猜想计算方法

907、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908、  教学目标:

909、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910、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9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912、  教学重点:

913、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914、  教学难点:

915、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916、  教学准备:

917、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918、  教学过程:

919、  【新知探究】

920、  一、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921、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922、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923、  预设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

924、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925、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926、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927、  (3)出示第2小题

928、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929、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930、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

931、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932、  例2“做一做”

933、  知识目标:

934、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35、  能力目标:

936、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937、  情感目标:

938、  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939、  教学重、难点:

940、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41、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942、  教法

943、  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944、  学法

945、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946、  教学过程

947、  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948、  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949、  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950、  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951、  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952、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953、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